Page 13 - Demo
P. 13
11一、改善主題趨勢與演進回顧近五年,至善組團隊的改善主題逐年多元且貼近時勢。初期參賽作品多以流程簡化、成本降低為核心,隨著時代劇烈演進,主題逐步考量結合企業組織策略和方針、以產品/流程整體的考量、永續發展、及智慧運作(Smart Operation)等層面,也因此選擇主題的範圍較為寬大、改善成果、顧客需求、市場趨勢、營運成效等有強相關。再者,至善組的參與團隊,醫療團隊所佔比例逐年成長中,截至2025年已接近50%。二、改善手法的運用與熟練度在運用改善手法方面,基本上仍 以 問 題 解 決 型(Problem Solving Process, PSP)、課題達成型(Theme Achievement, TA)、8D、專案管理(IPEMC)居多,偶爾也有運用六標準差(Six Sigma);在醫療團隊也有少數會使用HFMEA和預先防範型的改善手法。每個團隊基本上都會使用PDCA管理循環,特別是在對策/最適策/成功劇本的實施與檢討的過程中。運用基本統計方法也逐漸普及,特別是在群體和樣本數據分析的平均值、中位數、分配的應用,假說檢定和相關性分析的應用也相對較多。再者,在電子產業使用田口品質工程DOE,並搭配反應曲面法(RSM)的中心複合設計(CCD),和迴歸分析(Regression) 的 預 測, 在 流 程 的參數優化上較為常見。使用人工智慧(AI)、大數據(Big Data)分析以進行有效地預測和優化也逐漸增加;人工智慧的方法(Algorithm)和搜尋法則(Searching Methodology),會因個案的差異性而有所不同。醫療院所的團隊近年來也開始應用生成式AI、使用大數據來減輕工作負擔,以快速有效協助判定、降低錯誤、提升醫療、藥劑、護理等各領域的效能。當然,應用各類的ICT方法、設備、工具和搭配數位轉型,以提升處理流程事物的時效和品質已深植在參加TCIA的各企業中。為了尋求創新、突破、改善效率等等,大部分的團隊會進行文獻探討(Literature)、標竿學習(Benchmarking)、知識庫(KM)應用等方式,值得肯定和推廣。三、團隊間的差異與亮點至善組通常在改善活動上已推行很長的歷程,因此近年來看到比較多的主題運用課題達成型QC-Story去進行,尋求創新突破、挑戰現況,此類主題通常為企業的關鍵議題,比較深得高階主管的認同和支持,有效執行改善之后,成效較為亮眼。醫療團隊也會選擇挑戰性較高的疾病、醫護照護流程的品質、或未來醫療照護的新流程來當做改善主題,成果也令人驚艷,值得肯定。專欄文章1|臺灣持續改善獎TCIA至善組五年評審觀察與建議

